“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法定节假日之一,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燕京岁时记》、《荆楚岁时记》] 、汉代《大戴礼》、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明沈榜《宛署杂记》等书籍记载的查考,又从“百度”百科“端午”词条近万字的整理发布来看,笔者认为中国的“端午”文化,丰富多彩,底蕴深厚,被世人瞩目,其文化内涵有众多的是原生态的。
何谓“原生态”,即生态是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原生态是一切在自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东西。例如原生态民歌就是老百姓很自然地表达出的东西,而把很多民歌进行改编等则是原生态状况的变异,属于非原生态。又如生老病死,乃为自然规律,是原生态的。但屈原以爱国为信念的死,具有舍小体求大全的刚正气节,这属于民族精神,是原生态理念的提升,是世人的楷模。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叫法达二十多个。其中以兰草汤沐浴去污的浴兰节,比长者为胜的游戏的解粽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的女儿节,用艾叶洗澡驱蚊的端礼节,悬挂菖蒲、艾叶的菖蒲节等,均为因季节所致,春日勃发,夏日盎然,却是人体内存毒素高发表现期,也是“五毒”出现盛兴期,民间即用自然界的植物对躯体细菌滋长和“五毒”出没相克之法,驱邪避毒,其风俗延续至今。这种物物相制自然疗法是典型的“原生态”。
古人命名一个节日,大都将时间、人物、事件联系在一起,具有随机巧合性,不可人为创意性。
如“端午节”,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按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又名“重午节”;因为午日太阳行至中天,称之为“天中节”。除此之外,如四季命名、二十四节气与物候、候鸟的循环栖息等,这以时间、物候、物日来命名,不可更改,也是典型的“原生态”。
又如节日的起源,纪念屈原爱国说,纪念伍子胥信念说,纪念孝女曹娥说,古越民族图腾祭祖说,勾践操练水军说纪念,及介子推说等。如果说为了纪念人物和事件是中国端午厚重的历史内涵和人文情怀,那他们当时的意念及纪念则属于非原生态,即是从精神上给予挖掘,慰藉,影响,传承,随时代发展,具有而不断充实性和艺术性,是品行、素养教育的载体,是一种精神文明建设的道德文化。那当天“他”或“他们”当天自然发生的人和事是原生态,它具有单一性,时刻性,是不可再演衍性。
龙的节日说,画龙纹,划龙舟,与龙竞渡;除瘟、驱邪、求吉祥的恶日禁忌说;“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吃粽子、与屈原无关的夏至说,蓄兰沐浴说,这样的文化应该为“原生态”的。
再说到各地“端午”的习俗,如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这也是中国“端午”独特性的“原生态”。
那些有关端午的诗词,传说,俗语,及纪念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文艺活动,则是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艺术创新的智慧积淀。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包括原生态的、地域性的、创造性的精神文明食粮。其中原生态的,为最原始的,返璞归真的,不可或改的,它具有遗失性,自燃性,也具有独特性。如植物生长需要的水是天然雨雪水,需要的养料是天然动植物腐败后的无机物,则为原生态,而不是化肥。浴菖蒲,如果被现在的西医药液剂替代,它就会失传,则绎变是非原生态。
一个民族的文化的内涵分为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也包括原生态的,更多的是经过加工创意性的文化。其实,原生态的具有即瞬性、原始性、独特性,是触发人类灵感创意性文化的基础;艺术、科技的文化借鉴于天然性及人的意志性,利用原生态,超越原生态,更好的完善人类需求的创新思考。原生态的,又有其天然性的艺术性和科技内涵,其表现为随时、随情、随景、随境、切体的凸发义举自发性,它与文化概念内涵是从属的,与创意性艺术是交融的。如果没有原生态的,就无所谓今日的大众文化;反过来说,如今都是原生态的,社会就会停滞在繁华青山绿水、自生自灭的情态之中,就不可有利用再生的技能。原生态需要人类挖掘并呵护,因为原生态的有它的独特性、自燃性、优良性及艺术魅力,是无法用现代创意性的替代。
总之,中国“端午”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一个靓丽窗口,它既包括原生态的端午习俗,娱乐活动,驱邪避毒,又包括中华公德、社会职业道德及家庭美德的修养;既是弘扬社会正能量的节日,也是人生观、价值观渲染提升的契机。让我们走进“端午”,感悟历史,感悟原生态留给我们新时代的启示,感悟厚重文明给我们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