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纪念] —— 大型网上纪念馆平台,绿色网上祭奠、网上扫墓、纪念亲友

云纪念

网络祭祀渐成新民俗 在网上为逝去亲人写封信

2017-04-05云纪念阅读量:1433

原标题:在网上,为逝去的亲人写封信来源:人民网【家书寄思念・清明祭祀新民俗】“再也吹不响奶奶为我做的柳哨,再也吃不到妈妈炒的椿芽鸡蛋……”清明前夕,网友“灵犀”一家通过互联网祭扫平台,为逝去的亲人写了若干封家信。“这些新兴的祭扫方式不仅文明、清洁,还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即便是身在远方的游子,也可以随时寄托哀思。”因为常年定居国外,每年清明节“灵犀”一家很难回乡为亲人扫墓。两年前,她在提供网上祭扫服务的网站上为家里去世的亲人创建了一个网上纪念馆。每到清明节,她和家人都会打开网页,为亲人上香、点烛、献花、留言。近年来,通过互联网祭扫平台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哀思,已成为一种受欢迎的纪念方式。绿色环保的文明祭祀方式轻点鼠标,就能轻松完成祭祀全过程。很多人的做法与网友“灵犀”一家类似,身在外地,不能回乡祭扫墓地,便通过网络寄托哀思。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网络祭扫在国内逐渐流行。目前,国内已有天堂网、怀恩网、中国陵网等多家提供网络祭扫服务的网站。记者查询发现,这些网站均可以提供建立网上纪念馆、高仿真网上祭奠、召开网上追悼会、发表追思纪念文章等服务,甚至有的网站还可以提供vr、3d等新技术,让网友身临其境地感受实地扫墓的场景。“现在城里居民几乎没有家族祠堂,乡村祠堂不少也成了只供参观的旅游景点。在祭祀场所匮乏的情况下,网上祭祀为人们寄托思念提供了新空间。”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上海民俗文化学会会长仲富兰对此颇有感触。纸灰飞扬,黑烟弥漫,传统的民间祭祀方式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也极易造成火灾等安全隐患。“每年清明节,千军万马齐扫墓的现象造成了交通拥堵、人流聚集等问题,甚至给城市治理带来诸多不安定因素。”仲富兰认为,以网上祭扫为代表的新形式具备文明、绿色、节俭、安全等特点,已逐渐成为秉承传统、弘扬传统民俗文化的新趋势,更有利于纠正奢侈、攀比等殡葬祭祀的传统陋习。为倡导绿色环保的文明祭祀方式,各级政府部门也相继推出网上祭扫平台,引导群众通过互联网追思故人。比如,今年湖南怀化市民政局、市文明办就联合打造了“中国清明网怀化馆”;内蒙古赤峰市民政局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科技公司建立了“赤峰祭祀网”。网上诵读家书渐成新祭祀方式在日益多样的互联网祭祀方式中,诵读家书显得颇为抢眼。今年清明期间,天津市就提出以“寄思”代替“祭奠”的理念,并开通了“津云”服务平台,开展以“一封家书・清明我想对你说”为主要内容的网上祭扫活动,让网民通过一封封家书,向逝者寄去浓浓的哀思。“与其把网上诵读家书这种祭祀方式称之为新民俗,不如认为是传统民俗在互联网时代的传承与创新。”中国殡葬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伊华认为,这种祭祀新形式是对历史文化的体察和体悟,并由此产生共识和认同,把传统家书文化传承家风的要义以互联网的形态来呈现和保护,“从国家层面上来说,这是民族文化根脉的延续;从家庭层面上看,则是家庭情感的承载”。“从本质上看,近年来清明节祭扫方式的转变正是祭扫内核的回归――对亲人追思和生命价值的审视。”在伊华看来,祭祀作为一项具有深厚传统的文化传承,其习俗的转变也会与社会发展、文明进步密切关联,在环保、科技、人文等观念不断深入人心的情况下,移风易俗将成为一种文化的内省力量。殡葬产业应成为精神服务的“记忆工场”与其他传统节日相比,清明节具备节气与节日的双重身份,兼有扫墓祭奠的肃穆悲伤与踏青游玩的欢乐两种情感氛围。“千万不能把清明节看窄了,好像清明节就是扫墓、烧纸钱。”仲富兰认为,清明节的意义在于对已逝的亲人、祖先、先贤、英烈送上自己的思念和敬意,这种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构成了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清明节不可忽视的价值在于,通过节日、聚会以及风俗习惯的传承、凝聚民族精神”。“未来的殡葬产业不应是资源的消耗产业,而要成为一个提供文化精神服务的‘记忆工场’。比如,墓志铭、纪念仪式、人生电影、百姓家史、网络纪念等。”伊华认为,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对于很多远离家乡、进城出国的家庭而言,清明祭扫愈发成为维系其与家乡、家族的精神纽带,“‘互联网祭祀’作为一种创新服务,只有适应各地不同的祭奠习俗、城乡现实条件和市场需求,才能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祭祀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涵。古人所说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这才是清明祭祀的核心要义。”仲富兰提出,应该大力倡导“生前厚养、逝后薄祭”的文明新风。一束菊花、三个鞠躬、几许默哀、良久静思,只要感情至笃至真,无论以何种方式缅怀,无论身在何处进行祭奠,都能表达生者对逝者的追忆和思念。(光明网记者李政葳)

文章分享到:

网络公祭

QQ在线咨询
  • 售前咨询热线 13187870173
  • 售后咨询热线 13187870173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