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

纪念馆
LV5

馆号:39馆址:http://yjn100.com/g/39.html

加关注 复制馆址

公历:2025年04月12日 星期六

农历: 二零二五年 三月 十五

纪念主页 | 生平故事 | 回忆相册 | 追忆文选 | 祭拜记录 | 追思留言 | 祭拜大厅

岳飞

您当前所在位置 :岳飞纪念馆 > 追忆文选

慷慨岳飞

2017-09-23 14:57:01 发表人:路人粉

“武将不怕死,文官不贪财。”这是中国传统社会对于朝廷官员的基本要求,如果文武官员都能如此,又能遇到一个纳谏如流的明君,那么,这样的王朝不强盛才怪!但岳飞所在的南宋哪里称得上一个盛世?君臣偏踞江南一隅,随时都有被周围列强吞灭的危险,这些强敌分别是金、西夏、吐蕃诸部、南诏和蒙元。除了南诏稍微弱小些,其他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都对南宋虎视眈眈,恨不得一口吞掉这块肥肉。   南宋当然是块肥肉,据有关资料统计,南宋时期,中国的经济中心已经转移到了江南地区,南宋的经济实力在世界上可谓首屈一指。因此,南宋“金钱买和平”的外交政策才得以实施,否则每年的岁币就足以让南宋政权垮掉。但是经济实力强,并不等于军事实力强。南宋和北宋如出一辙,沿用了宋太祖“重文抑武”的国策,他们担心武将实力上升后,走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老路,威胁自己的皇权。可是,这样一来,文官治军的策略就让南宋军队变得不堪一击。因为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彼此之间配合不默契,何谈知人善任呢?   幸好还有岳飞这样的将星出现。岳飞文武双全,并不是刚愎自用的项羽之流,在传世名篇《满江红》中,岳飞写道:“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种壮怀激烈的慷慨悲歌,大气豪放,谁看了都会动容。与岳飞同时代的陆游虽然也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悲鸣,但更多的还是书生意气。岳飞的诗词不多,却是字字珠玑,那是戎马倥偬之余的真情流露。“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样誓师性的语言,也只有岳飞这样身居战场前线的人才能吟唱出来。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这是金人面对岳家军的凌厉攻势而发出的哀叹。面对训练有素的岳家军,面对智勇双全的岳飞,这些不可一世的草原英雄只能放弃吞灭南宋的打算,从而与南宋议和。金人议和的目的,不外乎就是守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同时又能每年狠狠地敲诈南宋政权一笔巨款。而宋高宗这边,只要不打仗,只要能够保住政权,只要继续当皇帝!至于是否北伐,那就暂时放到一边去吧!其实,如果没有岳飞等中兴四将在战场上的作为,金国才不愿意跟南宋议和呢,因为他们已经尝到了甜头,占据了汉民族的中原地区,直接收税就可以维持政权的运转。他们才不愿意再退回到草原。   战争永远是残酷的。北方的百姓厌战,南方的百姓过上了好日子也厌战。战争就要死人,就要妻离子散,就要增加赋税(以维持军费开支)。而南宋的皇族们更厌战,要是战败了怎么办?所以,唯有议和,才能换来暂时的和平,哪怕饱受屈辱。好战的似乎只有武将,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因为武将只有在战场上才能施展拳脚、建功立业,和平年代几乎就没有武将的位置。可惜,岳飞没有准确理解皇上的意图,也没有看清楚民意的指向,他还幻想着“还我河山”,幻想着“精忠报国”,以至于皇帝连下12道金牌才将他召回。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但是,抗旨不遵是对皇权的大不敬,那就是死罪。既然岳飞成了议和国策的最大障碍,那么就只有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除掉了。   其实岳飞被杀还有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岳飞手握重兵、居功至伟,成了功高震主的危险分子。要知道南宋“重文抑武”的方针始终没有改变,军队是国家的军队,岳家军既然都姓岳了,那还有赵家天子的位置吗?岳飞冤死,不过是南宋版的鸟尽良弓藏罢了。但岳飞为国为民而死,死得其所!他是万世敬仰的民族英雄,这也是后人对岳飞念念不忘的原因。
QQ在线咨询
  • 售前咨询热线 13187870173
  • 售后咨询热线 13187870173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