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

纪念馆
LV5

馆号:39馆址:http://yjn100.com/g/39.html

加关注 复制馆址

公历:2025年04月12日 星期六

农历: 二零二五年 三月 十五

纪念主页 | 生平故事 | 回忆相册 | 追忆文选 | 祭拜记录 | 追思留言 | 祭拜大厅

岳飞

您当前所在位置 :岳飞纪念馆 > 追忆文选

民族英雄岳飞的悲剧人生

2017-09-23 14:56:07 发表人:路人粉

岳飞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深受广大民众的敬重和爱戴,是南宋中兴四将之一,在抗击金军的战场上屡立战功,但最后以“莫须有”的罪名惨死在风波亭,成为悲剧式的人物 。纵观岳飞三十九年的短暂人生,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感慨。   岳飞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父亲的乐善好施,母亲的言传身教对他后来的人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成为中华民族家喻户晓的爱国篇章,在两宋期间国破家亡的形势下,岳飞怀着一颗赤胆忠心,救民于水火之中,“收复中原,迎回二帝”成为他毕生追求的目标,也成为他悲剧人生的根源所在。究其原因,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看一下北宋的有关国策:北宋从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开始,逐渐剥夺了大将的兵权,并通过严格的制度集中军权、集中行政权和财政权。宋朝采取的内重外轻、高薪养士的一系列措施,造成北宋中期出现冗官、冗兵、冗费等严重的社会危机,虽然经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仍未改变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在金军战争成本低、战斗力强大的打击下,北宋的投降和灭亡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南宋建立后,仍沿袭北宋的一系列政策,不改变国策方针,仅仅依靠岳飞等几名大将和他们所领导下的强有力的军队,虽然可以打出几个胜仗,但无法改变整个战争的被动局面。   其次,南宋的开国皇帝赵构是北宋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宋钦宗的弟弟,他的母亲宫女出身,地位低下,得不到宋徽宗的宠爱,在封建时代母以子贵、子以母荣的社会环境下,赵构从小就过着一种不被人重视的、落魄的皇子生活,如果不是靖康之变时他被派出与金人谈判恰好不在汴梁城,而成为赵氏王朝唯一幸免于难的骨血外,赵构做梦也想不到皇帝的桂冠有一天会落在自己的头上,在专制主义中央皇权至高无上的   封建制度下,让宋高宗把皇帝的桂冠有朝一日再送还给自己的哥哥,简直是白日做梦 ,在岳飞与金人的作战中,收复中原可以,迎回二帝则万万不能,这就与岳飞的理想抱负差距很大。当金国和南宋双方在战场上势均力敌时,和谈就成为两国的共同需求,而和谈一旦成功,南宋武将的命运将再次改写,事实就是这样,宋高宗和秦桧密谋陷害中兴四将时,韩世忠、刘光世、张俊要么全身而退,要么加入陷害岳飞的阵营,成为皇家的忠实走狗,中兴四将之首的岳飞由于率直、任性、功高、力强而成为和谈交易的牺牲品。   第三,岳飞出生于今天的河南汤阴,在靖康之变后属于沦陷区,金人的烧杀抢掠,中原人民在金军铁蹄下的艰难生活激发他强烈的报国意志、爱民之心。所以,岳飞从小习文弄武,练得一身好功夫,后来投奔太行山王彦领导的八字军,成为敌后武装抗击金军的民间义军中的很重要的一员虎将,后来与王彦有矛盾,岳飞投靠宗泽领导的所谓官方的武装力量,深得宗泽的赏识,在战场上屡立战功,也得到了宋高宗的肯定,宗泽死后,岳飞又在张俊麾下,直接领导与金人的作战,再后来,成立岳家军,成为抗击金人的中流砥柱,岳家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在战场上所向披靡,金军将领兀术曾发出这样的感慨:“撼山易,撼岳家军难!”。郾城大捷后,打败金军已是时间问题,朱仙镇大捷后,岳飞激励将士:“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但宋高宗连发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班师还朝,最后与秦桧、张俊等密谋陷害,以“莫须有”的罪名使岳飞惨死在风波亭。岳飞的儿子岳云、岳飞的部将张宪同时遇害,岳飞一家发配至云南。可悲、可叹、可怜,一代英才没倒在与敌作战的战场上,而屈死在自己为之日夜报效的君主之手,岳飞的死,既是岳飞个人的悲剧,又是在专制制度下一个民族的悲剧。   论及岳飞的死,很多人都认为是岳飞的愚忠,不懂得揣摩皇帝的意图造成的,我认为,在封建时代伴君如伴虎的机制下,皇帝的个性及成长经历是作为臣子必须了解而不能随便议论的,生逢盛世,遭遇明君,既是做臣子的幸运,也是国民的福气;一旦遇到乱世,君主的忌讳会更多,这就要求做臣子的小心谨慎处事,光明磊落做人。岳飞名气越大,作为武将的领导力就越强,恃才傲物的个性表现就越突出,比如,岳飞与宋高宗怄气,宋高宗几次派人请他下山(当时岳飞因对赵构不满,以给母亲守孝为名脱离军队,在庐山居住,而赵构是指挥不了岳家军的),虽然岳飞最后下了山,但使宋高宗颇为不满,与岳飞的隔阂也越来越深,这就严重违背了君臣之礼,为他后来的杀身之祸埋下了伏笔。另外,岳飞作为封建国家的一员武将,虽然也能写出象《满江红》这样气势磅礴的诗句,但他毕竟不是通过科考步入仕途的文官,官场文化几乎一无所晓,许多的潜规则不知不觉就触了红线,比如宋高宗封岳飞做知府,岳飞就坚辞不受,并且向宋高宗上书:说自己一味要收复中原,迎回二圣,把自己的母亲、妻子儿女送到京城作人质,让宋高宗允许自己在金国占领区招募军队,这就让宋高宗很尴尬,不知如何回答。岳飞与自己的老上级王彦、张俊关系也不是很好(张俊嫉贤妒能,岳飞到死也没看出他的一幅嘴脸),在官场中朋友很少,我想:这一切应该和岳飞的个性有关吧,换言之,岳飞的悲剧既与宋高宗为代表的主和派有关,也与他认不清形势,自己的所作所为有直接的联系。
QQ在线咨询
  • 售前咨询热线 13187870173
  • 售后咨询热线 13187870173
在线客服